THE BOOK of LOST THINGS-失物之書
只是看完簡短的試讀本,封面還蠻有質感,我挑書都是憑感覺,閱讀有時也是需要緣分,好比《風之影》中,主角與作者還有書本之間微妙的感情及對彼此現實生活中的影響。老實說,我很少會記住作者的姓名因為我覺得外國人的名字很難記,除非是我特別喜愛。
試讀本前面短短幾段和作者的訪談對話,對於作者對書本和閱讀的想法,我還蠻有共鳴的。
『我認為「閱讀」這種行為能讓讀者更敏銳地感受外在世界,不閱讀的人有時正缺乏這種特質。我知道這種說法好像自相矛盾。閱讀畢竟是孤獨的活動,表面上看來,正代表對日常生活的脫離。可是「閱讀」啊……特別是閱讀小說,鼓勵我們用挑戰的新眼光來觀看世界。我向來相信,小說的功能像是三稜鏡,將我們生存的現實碎解成細部,讓我們能用全然不同的方式來觀看每個部份。小說讓我們能暫住在他人的意識裡面,為同理心鋪路:而同理心對我來說,是好人的特點之一。』
摘錄自《失物之書─特別試讀本》 作者:John Connolly
我會被小說吸引的原因,我想也正是如同John所提及小說的矛盾特質,看似孤獨其實又與現實生活、人的意識思想緊密相扣,我喜歡小說故事帶來的跳脫現實感,有時一頭栽進去便覺得除了眼之外,再無其他知覺,甚至從書本上抬頭而起的瞬間還會有一種彷彿自己不是置身在現實中的茫然。閱讀小說其實是在逃避現實,我對自己無法捨棄閱讀小說的感想,生活不一定平淡,但小說中的世界的確是更精彩而絢爛,一本書不必然非得要隱含什麼人生大道理或值得探索的地方,John覺得小說的功能像三稜鏡能將現實碎解成細部,我實在不能更認同這句話,不論是多麼無趣的內容,在作者創作的動機中想必也是觀察到了生活中的瑣碎細節,這點我在閱讀日本人的小說相當明顯,他們的描述甚至已到了末微枝稍,常常在這樣細微至令人厭煩的內容,偶爾可以咀嚼出一點屬於這種平淡的氣味,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種口味啦!
而我覺得讀小說最有趣的地方,不是作者想要表達出什麼,畢竟不同的表達方式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各種層面的探索實在是無法讓我感覺不有趣。從前在大學偶爾會修到關於一些思想的課程,同學彼此發表各自對於同樣一篇文章的理解與想法,這是我懷念讀書時代的原因之一,而且同學間還會互相交流看過的書和電影,工作以後雖然閱讀的速度比不上學生那時候,但書本就像錢包一樣在我的包包中屬於必需品,一整天不一定會翻來看,可是包包裡沒書又會讓我有些空虛感,總覺得要是想看的時候手上沒書是有點遺憾的事,況且書也不重,索性隨身攜帶,除了假日出去之外。 ="P
這本書在我的未來書單內,期望與他早日相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